林业产业造福于民
发布时间:2013-03-16 新闻来源:一览林业英才网
2013年全国“两会”,再次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做议题,号召全社会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努力推进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植树节来临之际,出席这次“两会”的河北代表纷纷提起绿色话题,就如何建立区域生态一体化共建共享机制,全面提升生态建设水平,让美丽中国再多一些绿色,出策献计!
“到‘十一五’末,张家口市共实施‘一退双还’工程921.7亩,农民人均耕地由6亩减少到了3亩;森林面积达17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5%。”全国人大代表、张家口市长侯亮在谈到当地生态建设取得的成绩时,也直面问题,“虽然进行了长期的规模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恶化趋势整体得到遏制,局部实现了好转,但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加之投入远远达不到生态保护和建设要求,张家口仍属生态脆弱区。”
侯亮坦言,当前张家口在生态保护上存在“孤掌难鸣”的苦衷。“在为北京‘阻沙源、保水源’的任务中,张家口市不仅付出了艰辛的工作,而且在经济发展上也作出了巨大牺牲。”他指出,张家口具有生态脆弱与经济落后重叠交织的个性特征,单靠张家口一方难以更好地实现区域生态保护和发展,需要通过区域合作和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来推进。
侯亮在今年提交全国人大的《关于建立京张生态一体化共建共享机制的建议》中强调,建立京张生态一体化共建共享机制是可持续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生态屏障建设的现实需求,成为当前极为迫切又切实可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与侯亮一样,全国人大代表、张家口市政协副主席祁万利这次的“两会”建议同样是关注这一区域的生态建设。他指出,北京平原上游冀西北的张家口、承德两市的4万多平方公里的河流山川与北京平原是一个自然流域整体,是一个不能用行政区划分割开来的自然流域整体,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共同体。“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事实。”
祁万利建议把北京平原上游冀西北张承地区的生态建设,上升到事关首都生态安全的国家战略地位来关注。“不要在水资源补偿、生态补偿上再相互扯皮。而是要以国家一盘棋,首都一盘棋,首都一个自然生态整体的理念来建设、治理、修复和保护。”
“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对增加森林碳汇,有效治理大气污染,推动京津冀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全国人大代表萧玉田指出,由于京津上游长期存在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紧缺、森林植被较少、气候严重干旱、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等问题,导致环京津地区整体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系统脆弱,严重影响着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和供水安全。“加快环京津地区以造林绿化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已经成为阻止风沙入侵,提高首都经济圈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维护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
萧玉田建议有关部委继续在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配套荒山荒地造林、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太行山绿化等重点工程建设上给予支持,不断提高造林投资标准,根据实际造林成本实施工程造林。继续做好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逐步扩大补偿范围,提高京津冀地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同时,他也希望能尽快将环京津林业生态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当前,人们的生态消费需求呈现急剧增长趋势,正拉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2012年,我国包括生态旅游、生物质能源在内的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3.7万亿元。步入2013年,林业产业发展空间依然巨大,并将在帮助农民脱贫增收和保障我国粮油安全上作出更多贡献。我们相信,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林业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生态支柱产业。
核心阅读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由2008年的约1.44万亿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3.7万亿元,比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更为稳健
我国目前有1.28亿贫困人口,90%分布在山区。我国有近60亿亩林业用地资源,是18亿亩耕地面积的3倍多。林业产业发展有助于1亿人脱贫
“现在北京的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火得不行!可以说是淡季不淡、旺季爆满。”周末喜欢到北京西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阳台山风景区爬山的海淀区居民陈朋说。
国家林业局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副司长孙建认为,作为林业产业十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森林旅游业,其火爆现象反映的仅仅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冰山一角。
国家林业局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包括生态旅游、沙草产业、木本粮油、竹藤花卉、生物质能源、木材加工等在内的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3.7万亿元,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5%以上,并且连续10年年增长率约20%。
我国有近60亿亩林业用地资源,其中包括45亿亩林地、8亿亩可利用沙地、6亿亩湿地等,是18亿亩耕地面积的3倍多。对于耕地紧缺的我国来说,林业是解决脱贫问题的出路之一。
而随着我国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林业产业还将获得更大推动力,2020年产值将达到8万亿—9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生态支柱产业。
生态需求井喷,林业产业已由传统的基础性产业提升为复合型、战略性新兴产业群
据国家林业局统计,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林业产业年产值增速未受影响,由2008年的约1.44万亿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3.7万亿元,比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更为稳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态消费力迅速提高,生态消费需求呈现急剧增长趋势。巨大的生态需求,拉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国家林业局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全国木材行业管理办公室产业处处长陈瑞国表示。以林业产业的第三产业——森林旅游服务业为例,据国家林业局2011年统计数据,全国共有森林公园2747处,自然保护区2126个,共接待游客4.7亿人次,收入达374亿元。
巨大的供需缺口,为林业产业提供了宏大的成长空间。“目前,我国每年人均木材消费量仅为0.3立方米,与世界平均6.7立方米的消费量相差甚远,发展空间巨大;而且我国每年要花3000亿元进口木材、纸浆等,因此替代空间也极大。”孙建表示,木材本身具有自然亲和力,可再生、可降解、可循环利用,能满足人们巨大的环保需求;而建立在森林资源基础上的空气、水、林上及林下产品等,能满足人们追求身心健康的巨大生态需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今的林业产业,已由传统的重要基础性产业,提升为复合型、战略性新兴产业群,其中涉及生物质发电、生物柴油、生物制药、节能环保人造板建材、废旧木材循环利用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5项,符合十八大报告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陈瑞国说,随着我国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林业产业还将获得更大推动力,2020年产值将达到8万亿—9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生态支柱产业。
60亿亩林业用地中的可开发利用资源每年可让当地农民增收2万亿元
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民币/年),我国目前有1.28亿贫困人口,90%分布在山区。
山区人口的脱贫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然而,在我国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情况下,这些山区不得不牺牲工业发展空间,而可资利用的农业耕地又极为有限,如何利用增量土地资源来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我国有近60亿亩林业用地资源,其中包括45亿亩林地、8亿亩可利用沙地、6亿亩湿地等,是18亿亩耕地面积的3倍多。“显然,对于耕地紧缺的我国来说,林业产业发展有助于1亿人脱贫。”国家林业局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全国木材行业管理办公室产业处调研员周泽峰说。
我国已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8949万农户拿到了林权证,农民保护和经营林地的积极性高涨。但当前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总体粗放,林业生产力远未充分释放。
“前些年,我国每亩林地的投入仅为100元,目前达到了200元,但实际投入至少要在400元以上。”陈瑞国说,在林木管护方面仅在近年才有少量投入,也导致了我国林地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以每公顷木材蓄积量为例,我国仅为80—100立方米,而美国达到220—300立方米,是我国的2—3倍。
目前,我国耕地的平均年产出为1000元/亩,而林地仅为260余元。“根据国内外经验,在保持林地良好生态功能和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加大森林经营力度,我国林地年产出完全能达到1000元/亩的产出水平,增长潜力在3倍以上。”陈瑞国指出,如果以每亩较低的平均产出水平700元计算,60亿亩林业用地中的可开发利用资源每年可让当地农民增收2万亿元。
如果全部开发1.6亿亩适宜发展木本粮油的林地,将可保障我国粮油安全
“有了‘蒜你狠’、‘豆你玩’,会不会还有‘油锅跳’?”前些年超市里的食用油价格大幅波动,至今仍让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的杨小花心有余悸。
她的担心不无道理。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进口依存度高达60%,是世界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也是世界油料植物进口大国,大豆进口量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45%。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70%的压榨油企业被国外企业控制。
失去了话语权,也就失去了安全保障。近年来,我国虽然努力重建食用油保障体系,但由于耕地面积等诸种因素制约,收效甚微。“发展部分替代型的木本粮油是目前可行的一种战略手段,可同时有效缓解生态安全和食用油安全问题。”陈瑞国说,我国现有油茶、橄榄、核桃等木本粮油种植面积8000万亩,适宜发展木本粮油的林地有1.6亿亩,如果将其全部开发利用,不仅可替代节约耕地,也增加了应对粮油安全问题的战略空间。“如果充分发挥我国木本粮油的生产潜力,今后完全可以实现替代至少50%食用植物油进口量的目标。”
2013年,我国将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兴林富民步伐。
一是制定实施《林业产业倍增计划(2013-2020年)》,开展国家级林业重点企业、国家标准化示范企业、现代林业生态产业示范园区认定工作。
二是继续完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形成林业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特色林业产业发展。
三是规范发展林业会展经济,实施林产品品牌战略,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林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林业产业结构升级。
四是加大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和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扶持力度,支持发展森林旅游、花卉、竹藤、生物材料、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推进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
五是加强林产品质量监测,建立林产品信息预测预警系统和信息发布平台。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 ![]() |
![]() |
![]() |
![]() |
![]() |
![]() |